驾校学时制,本像菜市场买菜卖菜一样,市场元素而已。然至今日,人们却对此越来越关注,甚至敏感起来。为何?驾校越来越难,可否在"学时"上做文章?学员怀疑学时计量有误。为此,本人谈谈学时计量,与大家共勉。
一、“学时”依据出处
1.
公安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交通部、农业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预防道路交通事故“五整顿”“三加强”实施意见(公通字
[2004]33
号)有关出处:
“一、(二)
5”
规定,“交通部门应当核实驾校培训记录,包括培训学时、教练员签名和驾校准考意见等。学员在申请考试时,需提供该驾校培训记录,存入驾驶员档案”。
“一、(三)
13”
规定,“交通、农业(农机)部门对驾校培训情况开展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对存在不按规定的学时、内容进行培训,降低培训标准,以及教练员教学质量低等问题的驾校,要进行整顿。整顿期间公安、农业(农机)部门暂停受理考试申请”。
“二、(三)”规定,“交通、农业(农机)部门要加强对驾校的教学、培训质量的监督,督促驾校严格执行教学计划、大纲,使用统编教材,确保培训质量。驾校学员应当接受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驾驶技能培训,完成规定的学习内容和学时,学员申请驾驶证考试,应提供驾校出具的培训记录,包括培训课时、教练员签名、驾校准考意见等,培训记录须经交通、农业(农机)部门核实,并存入驾驶员档案。拖拉机驾驶员培训记录由农业部另行制定”。
“二、(六)”规定,“对未经培训或达不到规定培训学时要求就核发培训记录的驾校,交通、农业(农机)部门要严厉查处”。
2.
《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管理规定》(
2006
年交通部
2
号令)有关出处:
第三十四条规定,“机动车驾驶员培训实行学时制,按照学时合理收取费用。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机构应当将学时收费标准报所在地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备案”。
3.《
机动车驾驶培训教学与考试大纲》有关出处:
“每个学员的理论培训时间每天不得超过
4
个学时,实际操作培训时间每天不得超过
4
个学时”。
二、学时计量的一般定义
根据百度百科“学时”定义,学时是教学的时间单位。也称课时。指一节课的时间。通常为四十五分钟或五十分钟。这种解释,一般来源于中小学、大学课堂教学。
三、正确学时计量的重要性
学时是学员与驾校之间的载体。学员通过缴纳学费获得培训学时,教练员通过培训学时的训练让学员获得驾驶技能。学时计量的差异,对二者都有影响。如果学时缩水,对学员将会产生利益侵害,驾校由此获得更多的不当利润。如果学时计量超过规定数值,学员受惠,而驾校利益受害。按照公平的原则,学时按标准计量,不偏不倚,是学员、驾校双方共同的理想追求。因此学时计量是否标准合理,对开展学时制培训尤为重要。
四、目前学时计量现状
因地区差异,各地对学时的认定不太一致。有的地区按实际刷卡学时计入大纲规定学时;有的则根据实际刷卡学时加权一个系数后计入大纲规定学时(比实际刷卡学时多),系数各地区大小不等。由此,也造成对学时制的怀疑甚至反感。因此,统一、科学、合理学时计量迫在眉睫。
五、学时结构及计量
正确进行学时计量的前提就是了解学时计量的结构。那么,学时是如何构成的?应当从驾驶教学的教学规律谈起。
(一)理论授课
理论授课似乎没有异议。从上述学时的定义可以